一、专业代码:050306T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新闻传播学、信息科学和数字媒体艺术为基础,以新媒体产品策划和运营为核心,强调课程设置的实践性、融合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具备较高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素养,扎实的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能,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整合传播,并具有一定的媒体创意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大众传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媒体内容制作与运营传播的相关工作,或在互联网企业和新兴科技公司从事网络产品策划、项目管理和媒体运营。

三、基本要求及特色

(一)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全媒体时代“四全”新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新媒体新闻采、写、编、评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网络新闻媒体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掌握从事网络产品策划、项目管理和媒体运营的专业能力;能够掌握在融媒体平台下从事文稿写作、视频编导、数据分析和平台运营的专业技能。

1.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强;熟悉与新闻传播工作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与伦理知识;能够理解并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2.学科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较为广博和扎实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应用能力:熟悉掌握制作新媒体新闻的方法,具备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录、制作、评论、节目策划,媒介经营与管理以及相关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判断、分析与研究媒体传播、运营的实际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案。

4.信息能力:具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及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传播技术手段挖掘、制作、呈现新闻与创意;熟练应用各类设计软件与网络传播技术与发展趋势;熟悉文献检索、数据库应用、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基本方法,初步具有开展研究的能力。

5.创新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立足时代前沿,有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模式进行创新表达的思维和动力。

6.沟通表达与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了解业界与学界前沿成果及动态,能够与业界同行及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具备良好的视听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镜前表现能力、声画组合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传播中国文化,了解中外传媒产业的前沿成果和发展前景,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专业领域内熟练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7.团队合作: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或工作环境中有效发挥作用。

8.持续发展:具有与时俱进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在大数据时代自主学习与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新闻传播学、信息科学和数字媒体艺术为基础,以新媒体产品策划和运营为核心,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学生要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新媒体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能在网络与新媒体相关产业进行传播、策划、运营工作,也能够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从事网站管理、网络编辑、策划及网络信息传播、新媒体传播策划与运营等专业技能。

四、专业准入课程标准

学生必须在一年级必须完成传播学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平台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二年级学生必须完成相应学期专业必修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方准进入下一年级学习。具体参见专业计划表专业必修课程要求。

五、专业准出课程标准

新媒体前沿、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与新媒体评论、新媒体运营实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UI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非线性编辑与后期特效;毕业论文。

六、实践性教学环节

思想与基本素质(“思政”实践、军事训练、劳育实践)、基本技能与训练(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非线性编辑与影视特效设计、视频节目制作实践、UI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实训、基于unity的可视化编程设计实践、MG动画制作实践、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实操、计算传播学实践)、专业能力与设计(短视频拍摄制作、新媒体工作坊、专业实习)、综合应用(毕业实习(C)、毕业论文(设计))。

七、毕业合格标准

在修业年限内,修满专业培养方案各平台(模块)学分及总学分满足163.5学分最低要求,创新创业学分、第二课堂成绩达到学校标准且通过和外语语言能力测试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校测试,方可准予毕业。

八、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具有“新闻与传播”和“广播电视”等硕士研究生专业和方向,可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



TOP
TOP